看錢包秒懂你怎麼越節儉越窮!7種「漏財」跡象難怪總是存不到錢

明明已經努力節約了,為什麼存不到錢?許多人或許都有類似的煩惱。日本理財專家一看,有許多看似「好的節約」行動,根本也是亂花錢!只要將其改善,就能將「浪費體質」轉變為「易存體質」。

許多人都對金錢感到不安,因此想變為「易存體質」,堅守家計。但存的了錢的人與存不了錢的人到底差在哪?理財規劃師山口京子表示,只要遵守「不要胡亂花錢的規則」,自然而然能變為「易存體質」存到錢。 

反過來,存不到錢的人自然就無規則,傾向胡亂花錢。具體到底有哪些行為是NG的呢?理財規劃師山口京子告訴你:

壞習慣1:無法確切掌握金錢流量

山口京子指出, 存不了錢的人不知道自己每個月到底花了多少錢。

「不知道錢包中有多少錢」是無法掌握金錢流量的證據,好好地整理零錢、掌握錢包的內容是掌握金錢流量的第一步。而錢包中信用卡過多也會造成掌握支出的障礙,建議只放入要使用的信用卡即可。

此外,許多人或許也有以下經驗:

從租金、保險、水電費等生活費用到網路訂閱服務,每月支出的固定費用不知道多少錢。一旦錢包沒錢了就去ATM領錢。為了活動辦了一大堆行動支付。


山口京子表示,為了要計算可以使用的資金,必須要知道「必定會花出去的金錢開銷」。建議每個月規定自己領錢的次數與金額。而大量的行動支付APP也不利于掌握金錢流量。

《輕鬆地整頓金錢與生活之書》(暫譯)也表示,若無法掌握現金的流向,就無法掌握家計的細節並讓問題浮出檯面。

綜上所述,掌握金錢流量是省錢的關鍵。若無法掌控金錢流量,容易在不知不覺間,錢就慢慢「消失」。因此若要存錢,務必要掌握好自己的每一分開銷。 

壞習慣2:物品用不完還一直買所造成的浪費



冰箱總是塞得滿滿,一看到特價的食物就忍不住一次買一大堆?舊的唇膏、護手霜還沒用完,有新產品或優惠還是一定先買再說?這些都是非常可能擁有「浪費體質」的徵兆,由于物品太多,沒辦法掌握數量與內容,雖然以便宜的價格購入,最後卻放到過期、變質得全部丟掉,以結果來說一點也沒賺到。


因此,除了冷凍食材可以在質量不變的情況下保存之外,超市買回來的東西要在數日內使用完畢是其規則。山口京子建議,一周2次,在出門購買新鮮食品前,先將冰箱清空吧!

化妝品、文書工具等日用品也是一樣,不論是即使稍微高單價一點,認真地選擇真正喜歡的物品,把它用完。不僅節約,還可以提升生活質量。

將少數精品認真地、重要地使用完畢,是通向「易存體質」的正道。

壞習慣3:找藉口買東西



藉口很多是無法存錢的人的特徵。注意「給自己獎勵」、「總有一天會用到」…等藉口,購物的時候將這些藉口封印!仔細想想「真的有必要嗎?」再行購買。 

壞習慣4:避免買貴的衣服,買很多便宜的衣服



購物時,不是因為必要而是因為便宜,是亂花錢的特徵。即使有點貴,買下真正需要且想要的東西;即使便宜,不必要的東西不要買。改變原先的判斷基準,防止衝動購物吧!

壞習慣5:錢包裡很多集點卡



現在許多超市、藥妝店、街邊店都推出集點卡的集點優惠。因為劃算又能集點,不知不覺越買越多嗎?山口京子表示,以「因為可以集點」為藉口購物是沒有意義的。

壞習慣6:簡單最好,只有一個銀行賬戶



想要存錢的話,嚴禁將生活費收支與儲蓄放在同一個銀行。若放在同一個賬戶,當有餘裕時,就會產生「稍微用一點沒關係」的想法。山口京子建議,應把生活費、儲蓄用的銀行賬戶分開,建議最多在生活費用的銀行賬戶放入3個月月份的金額。

壞習慣7:過度使用信用卡



使用信用卡分期付款,難以自覺自己的使用額度,有可能會買到超乎自己支付能力以上的東西,還要額外多花利息。若要管理家計,只使用「現在有的錢」是其鐵則,若要使用信用卡建議一次付清,不要分期付款。

以上,如果找出自己的壞習慣並將其改正後,該如何踏出變成「易存體質」的第一步呢?

找到存錢目標與起點,並在24小時內採取行動



雖然不擅長早起,但遠足、旅行、約會時卻不需要鬧鐘!或許每個人都有類似的經驗,找出目標,會讓你更有存錢的動力。

訂下終點(目標)後,下一步便是確認自己的「起點」,統計自己所有的儲蓄賬戶,確認現在自己存了多少錢,並確認尚未還的欠款。

最後,記得要在24小時內採取行動。比方說:檢查賬單、完成開戶、解約不用的賬戶…等等。只要完成1項就成功了。

不是「必須要做……」而是「試著去做……吧!」抱著期待的心情邁向自己希望的未來。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