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房養老怎麽貸到每月3萬元現金流?房子會變銀行的嗎?必知5重點一次了解
台灣邁向高齡化社會,退休理財議題愈來愈被重視。有些退休族或屆退族持有不動產為主、流動性資產不足的情況。在政府的推動下,增加「以房養老」的選項,透過活化資產拿到穩定的現金流,用自己畢生賺的錢過退休生活,又可以在熟悉的環境安養天年。
想靠「以房養老」,一定要了解的5大重點
透過5個重點,評估自己是否適合「以房養老」:
重點1:什麼是「以房養老」?
當我們買房時,先付頭期款,然後銀行貸款,再按月還錢給銀行。萬一沒還貸款,銀行就拍賣房產。
以房養老的概念是反過來的,將「名下無貸款的房產」抵押給銀行,銀行按月支付錢給我們,當貸款契約到期或借款人身故,以處理擔保品的方式償還債務。
重點2:我的房產可以「以房養老」嗎?
以房養老的基本條件:
重點3:我的房產「以房養老」銀行每個月可以給我多少錢呢?
林大哥60歲時,在台北林口屋齡20年價值1,500萬的房子,銀行核貸額度1080萬,貸款年限30年(=360期)、年利率2%,每月撥款金額為30,000元。
以此類推…第201~360期實領:30,000元-10,000元(利息已達扣除上限)=20,000元
為什麼每個月銀行給的錢都不一樣?而且還越領越少呢?「以房養老」銀行每月的撥款會先扣除利息,每期的利息會隨著撥付期數導致貸款本金增加,利息跟著增加,實際可領到的錢就愈來愈少。
多數銀行都有規定: 「扣息上限為月撥付金額的1/3」,超過的利息就開始掛賬,等貸款期滿後,再一次給付給銀行。因為到201期利息剛好到扣除上限,即10,000元,超過的利息開始掛賬。從201~360期, 累計掛賬利息總計636,000元。
重點4:「以房養老」貸款後,我的房產會變成銀行的嗎?
以房養老貸款只有把不動產抵押給銀行,所有權還是借款人。 若借款人林大哥10年後上天堂,子女希望保留房產有3種的方式:
若繼承人不處理,銀行會向法院聲請拍賣房子,賣得的價金先償還銀行借款。若有剩餘會歸還給繼承人,如不足清償會對借款人的其他財產進行追償。
重點5:壽命超過貸款年限會遇到什麼問題呢?
貸款期間30年到期,只需要清償借款即可贖回房產。那本息是多少? 林大哥60歲貸款,經過30年90歲時,借款本金為1080萬加上累計掛賬利息總計63萬,合計1143萬,如果沒有清償銀行有權拍賣這間房屋,你就要另外找地方住。
可以依個人條件評估是否適合「以房養老」。更好的方式是,無論現在幾歲,提早做好理財與退休規劃,運用時間的復利效應,才能在退休後擁有好的退休質量。
作者簡介:廖嘉紅(R姐),擁有國家級人身及財產雙證照,超過20年保險經紀人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