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維初,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經過多年奮鬥,被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紀念章”。2019年,獲侯德榜化工科技技術創新獎。

他的研究成果在油田的推廣面超過90%以上,全面提升了我國鑽井、完井液和儲層保護技術在國内外市場的核心競争力,為油田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我國石油工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自1988年走上工作崗位——原江漢石油學院油田化學研究室,餘維初在老一輩科研工作者的言傳身教下,感悟了敬業精神,學到了科研的方法,為自己的成長奠定了堅實基礎。沉浸在研究之中的餘維初沒有了時間概念,沒有了日夜之分,實驗室——食堂——宿舍,“三點一線”構成了他生活的全部。“雖然辛苦,雖然勞累,但樂此不疲,尤其是看到儀器研制在一點點地呈現曙光,心裡憧憬無限,也快樂無限。”餘維初說。
從1993年至2019年間,餘維初先後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2項(一項排名第一,一項排名第二),獲省部級獎19項,申請并授權專利81項,其中包括21項國内發明專利,3項發達國家專利,發表學術論文77篇,翻譯《石油工程師指南——油田化學品與液體》專著1部。主持和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重大專項、中國博士後基金、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各大油田科研項目51項。
2010年1月11日,餘維初應邀出席了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的2009年度國家科技獎勵大會的頒獎儀式。這份榮譽,是對他執着科研的肯定和褒獎,更是促使他不斷向上的強勁動力。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從事科學研究的同時,餘維初也極為注重本科生的教學工作,先後主講油田化學、鑽井液工藝學、石油地質與工程概論等課程,把幾十年的科研與實踐知識貫徹于教學實踐中,讓學生收獲了豐富的理論與實踐知識。
“其實,教學是一種很有魅力的活動。望着一張張活力充盈的青春面孔,我唯有努力,唯有不斷進取,才能對得起學生。”說起教學,餘維初頗有心得。“對自己的研究生,我有嚴格要求,要求他們英語通過六級,動手能力強,同時具有吃苦耐勞精神;鼓勵本科生多進實驗室,熟悉各種實驗儀器操作,鼓勵研究生翻譯文獻……”對學生的論文,他總會不斷提出修改意見,一篇文章修改10多次是“家常便飯”。 “效果很明顯,适應了這種‘磨砺’,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很快就能得心應手,受到用人單位的青睐。” 餘維初說。他還要求、鼓勵研究生去油田現場參與生産實踐,增強他們學習理論知識的主動性與趣味性,培養他們的職業意識。
在人才培養上嚴格要求學生的同時,餘維初對學生的職業規劃也時常給予關心、幫助與指導,鼓勵他們申請報考研究生。通過努力,2名本科生先後考入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和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攻讀碩士研究生與博士研究生,2名研究生考入中國石油大學攻讀博士研究生。對家庭困難的學生,如姜穎、黃錦江等,他還給予經濟上的支持與幫助;在他的特别關愛下,貧困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大大增強,學習成績明顯提高,姜穎同學正在積極備考碩士研究生。
“身教重于言教。”餘維初這樣說,也這樣做。隻要在學校,夜晚11點半之前,餘教授工作室、實驗室的燈光總是亮的。“看導師這麼努力,我們做學生的真的很感動,導師都這樣帶頭,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努力呢!”張穎博士感慨。
在科學研究中,餘維初特别重視創新團隊建設,樂于培養和提攜年輕人。他與在美國熟識的知名專家吳軍等多名博士、教授組建研究創新團隊,專注于高性能環保壓裂液、鑽井液及其他高端油田化學品的合成、評價與推廣工作,現在綠色清潔滑溜水減阻劑的合成與應用研究方面已取得突破性成就。該團隊研制成功的滑溜水壓裂液體系,由納米複合減阻劑配制而成,它使井口泵壓降低接近70%以上,讓壓裂儲層形成複雜的體積壓裂裂縫,從而保障壓裂施工能夠正常進行,大大提高了頁岩氣産量。團隊研制的納米複合減阻劑,現已開始在中國石油長甯國家頁岩氣示範區、長慶、吉林、冀東油田以及中石化西北局、中原油田規模化使用;該産品還出口美國、加拿大,運用在他們的頁岩氣田壓裂施工中。
轉自http://news.yangtzeu.edu.cn/info/1005/245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