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個人簡介】陸栩洋,男,漢族,中共黨員,江西南昌人,永利6774app手机版官网化學12102班學生,擔任班級學習委員。
必修平均績點4.22,課程總績點4.28,位列專業第二,班級第一。榮獲“國家獎學金”“永利6774app手机版官网一等獎學金”“三好學生”“優秀共青團員”等多項榮譽稱号。曾獲化學實驗競賽國賽二等獎,省賽專業組一、二等獎,校賽專業組一等獎;師範技能競賽省二等獎;英語競賽多項國家級、省級獎項;參與發表SCI論文1篇。積極投身志願服務,在“我心目中的荊街”有獎征文活動中為荊街發展建言獻策;在荊州馬拉松賽場努力踐行志願精神,保證賽事有序進行。目前已考研至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座右銘】自省,自行。
四年的大學生活中,陸栩洋同學始終以奮發向上的決心,努力學習專業知識、積極培養科研能力、主動投身社會實踐。知行合一,不斷自我反省,砥砺前行,走出了一條屬于他自己的奮進之路。

以勤為徑,深耕學業
專注知識積累,他始終把學習放在首位。課堂上,全神貫注,認真對待每一個知識點;課後,主動規劃時間,鞏固所學、預習新課,絕不放過任何一個疑問;遇到難題時,主動尋找各種資料,尋求老師和同學們的幫助。正是這種對學習的執着,他的績點連續三年保持專業前列,多次獲得各項獎學金和榮譽稱号,一次性高分通過英語四六級考試,拿下計算機二級、普通話等各項證書,為未來的科研之路築牢根基。
大二時,陸栩洋同學第一次正式踏入了實驗室。為了把握住有限的實驗時間,他不僅仔細完成預習報告,還認真标注注意事項,力求在實驗前對實驗流程了然于胸。正是這份嚴謹的态度,他在有機化學實驗課上獲得了舒文明老師的認可,并有幸加入課題組,開啟了科研的初體驗。
從科研“小白”到能獨立設計實驗方案,這段旅程充滿試錯與堅持。他跟着師姐從基礎操作學起,課餘時間在實驗室裡小試反應,甚至連儀器清洗都成了探索的樂趣。當第一次成功合成目标化合物時,那種成就感讓他更加笃定對有機化學的熱愛。
除了在學術領域深耕,陸栩洋同學也積極參與校園活動。在學生會帶領團隊策劃“青春朗讀者”活動,讓書香彌漫校園;在藝術團作為合唱團成員用音樂傳遞美好,豐富課餘生活。

以賽為鋒,砥砺鋒芒
大二暑假,陸栩洋同學主動申請留校參與科研實踐,争取能夠更多地将理論知識聯系實踐。夏天的實驗室雖然難熬,但他與實驗室的學姐們一起努力嘗試、查閱文獻,力求将每一次的嘗試都轉變為學習的經驗。正是這段不斷失敗也不斷堅持的時光,讓他真正感受到科研工作的魅力。
專業課的深度和難度在大三陡然攀升,《儀器分析》《物理化學》《化工原理》……這些專業課程讓他的化學專業知識有了質的提升。也正是這段時間的學習,讓他有底氣走向競賽的舞台,将抽象的知識更多轉化為應用。在湖北省化學實驗技能大賽的備賽階段,他與隊友一起,從無機化學的定性分析到有機合成的原理步驟,從分析儀器操作的精準度到物理化學的理論建模,在整合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當站上國賽舞台,他才能胸有成竹,以理論聯系實際,獲得了全國總決賽二等獎。
同時,師範技能的訓練也正如火如荼地展開。他在老師的帶領下積極參加微格課堂,努力提高授課技能,積極參加師範生“三筆字”大賽,不放過每一次的訓練與實戰機會。最終在師範技能競賽中,他将教育學理論轉化為課堂實踐,最終以教學設計創新和臨場應變能力闖入決賽,獲得省級二等獎。
科研與競賽的雙重磨砺,讓他能夠跳脫舒适區,學會用邏輯拆解複雜問題,更讓他在失敗中讀懂了堅持的意義。

以智為帆,學以緻用
“實踐方知人生事,磨砺才曉世間情”。作為一名中共黨員,陸栩洋同學積極投身各類志願活動,利用自己學習委員的身份團結身邊同學,營造了良好的班級氛圍。
作為學院青支隊網宣部的一員,他參加了許多志願活動:他和學院夥伴一起作為荊州市圖書館的常客,努力維護圖書館秩序,宣傳文明行為;在荊街籌劃階段,他積極參加“我心目中的荊街”征文活動,廣泛查閱荊州古城的曆史,用文筆描繪出荊州古城穿越古今,落腳現代的風貌,發表獨特見解;在荊州馬拉松來臨之際,他加入志願者的行列,為賽事保駕護航,為選手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雖然辛苦,但付出的過程充實且值得。
陸栩洋始終踐行"學以緻用"的理念,将專業知識轉化為實踐能力:在學業引領方面,他面向22級開展四級、考研專題指導,為24級新生開展成長經驗分享會;在學科競賽中,憑借紮實的專業功底,幫助團隊攻克物理化學知識難點,創新整合實驗内容,最終帶領小組斬獲省級獎項;在日常學習中,主動組建班級學習小組,分享學習資料,交流學習心得,促進共同進步。

站在新的起點上,他将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深耕專業知識,持續提升科研創新能力,在奮鬥中譜寫更加絢麗的青春華章。